当前位置:首页 >>按体裁分类>>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助企纾困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善意执行 全力助企“如鱼得水”

“感谢博野法院没有机械地拍卖我们的厂房和机器,而是用和解的方式保住了我们辛辛苦苦打拼数十年的企业,保住了近三十名员工的饭碗。”近日,某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某握着执行法官的手激动地说道。

博野县某混凝土公司欠赵某砂石料款200余万元,因不能按期给付料款,赵某诉至法院。在法官调解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同意分期付款。但是因疫情导致建筑行业复苏乏力,混凝土公司经营资金紧张,未能按时履约,于是赵某申请强制查封厂房和机器,以物抵债。

承办法官经过网络查控和实地走访后认为,如果强制执行,单纯拍卖厂房和机器,不仅会导致资产大幅缩水,更会加剧企业困境,甚至导致近三十名员工失业

就在此时,案件出现了转机。法官了解到,近期公司正计划签订新的工程项目,一旦签订成功,将帮助企业“起死回生”。承办法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积极与双方当事人联系,并组织开展多次协商,最终促成混凝土公司签订合同,案件当事人双方约定结算款每达到50万元时,先行支付申请执行人30万元,直至将全部欠款结清,双方成执行和解协。此举依法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尽最大可能增强了企业的“造血再生”功能,帮助企业“再现生机”。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土壤”。今后,博野法院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准确把握企业司法需求,精准提供“量身定做”的司法服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作出积极贡献,以更高站位护航经济发展大局。

来源:博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