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冬季旅游安全防范意识 |
发布时间:2024-01-08 信息发布人:消防大队 |
冬季出游,避开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做好防寒保暖。驾乘机动车出游时,途中全程系好安全带,必要时做好防滑等安全保护措施。不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 一、安全合理安排行程。提前了解途经地、目的地天气、交通及旅游景区开放情况和门票预约措施,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尽量避开假期客流高峰引发的拥挤。严格遵守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遇突发、紧急情况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和指挥。户外旅游注意防火避灾。 二、住酒店,熟环境;逃生路,要记清。住进酒店,要牢记疏散楼梯、安全出口以及报警器、灭火器的位置。一般情况下,酒店房间门后会有平面图,标明房间和消防通道的位置。易燃物,不带入;卧床上,禁吸烟。易燃易爆物品切勿带进酒店和房间,不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燃烧的烟头温度极高,容易引燃棉、布制品导致火灾。 三、景区隐患要知道。景区内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建筑物耐火极限低,导致景区内建筑火灾具有燃烧猛烈,火势发展迅速的特点,而且过火后易坍塌、蔓延迅速。景区建筑密集,多为建筑群,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特别是景区内寺庙等建筑设置了大量飘带、饰布等易燃织物,寺庙内的香火、油灯、蜡烛等明火使用广泛,一旦用火不慎极易发生火灾。部分景区远离市区,交通不便,而且景区建筑台阶众多,门窄槛高,供水困难,造成扑救困难。加之游客密集,难以迅速组织疏散。景区树木众多,通风条件好,一旦发生火灾,蔓延很快。另外,景区宗教活动用火,雷击起火,以及人为燃放烟花爆竹等,都极易引发火灾。 四、谨慎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等高风险项目,根据个人年龄、健康等状况量力而行。提前了解、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听从专业人员指导和指引,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五、文明健康绿色出行。遵守生态环境、文物古迹保护规定,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不拥挤,不争抢。尊重他人权益,理性处理纠纷。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低碳节约,绿色出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