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按体裁分类>>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义务教育
博野县教育和体育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各中学、中心校,兴华小学: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健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营造“凝神聚力抓教学,坚定不移上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教育氛围,实现教育工作“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六年大改观”目标,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为基础,以开展系列活动为抓手,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为着力点,以创名校、塑名师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向校长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研要质量,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措施

(一) 充分认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学校自身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生命线,是推进素质教育、激发教育活力的动力源。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坚持教育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一把手是教育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不动摇,坚持教育教学管理监控保障和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不动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把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

1、加强课标学习,落实教学常规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根本依据。各单位要扎实开展课标学习、培训、考务等工作,推动课标教师依标教学,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实学科育人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认真贯彻落实《博野县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常规实施意见》《博野县教体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奖励考评办法(试行)》,按照“严、细、精、实”的管理要求,层层抓好教学管理常规落实工作。教学难点、弱点是学校教学管理研究的重点,重过程、重细节、重视导,对备、讲、批、辅、考、评等教学环节要求明确、过程跟进、视导及时,力促把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做扎实。

教学管理人员要持续深入课堂,掌握教学第一手材料,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新发展。

2、精心设计教案。倡导集中研究基础教案与个体设计创新教案相结合的备课方式,发挥集体智慧,彰显个性特色,提高备课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案要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力求做到过程清晰,重点突出,科学实用。杜绝教师无教案、沿用旧教案或抄袭别人教案上课的现象。 

各学校每学期对备课情况检查不少于三次,做好检查记录,评定备课等级,载入教师业务档案。

3、实施高效课堂。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运用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启发思维,训练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大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教师能熟练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等专业平台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现用“好资源”到“用好”资源的转变。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4、加强作业管理。各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各科作业布置的质、量、度、批、评等提出具体要求,作业设计体现针对性、巩固性、建构性和有效性。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编拟习题,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对课堂作业和练习检测坚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学校每学期对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检查不少于三次,检查要评定等次,检查结果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主要依据,载入教师业务档案。

5、强化课外辅导。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展,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延伸。要指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创造有利条件。辅导要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加强特优生、艺术特长生以及“学困生”的培养和帮扶力度,做到辅导时间、地点、内容及师资四落实,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6、发挥专用教室效能。专用教室为教育教学提供了重要场所。各中小学要有专人管理专用教室,相应学科的教师要按照课标要求,积极使用专用教室及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图书室要全天开放,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实验室要提升实验仪器使用率及实验开出率,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确保学生基础性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学科的教学活动要严格按课标要求进行,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7、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质量评价诊断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方式、落实课程目标的功能。各校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依据年龄特点,调整教育教学评价的项目和比重,与全县质量评价方案对接,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要加强过程性评价,收集和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实验探究、实践活动、课后作业、单元测验、阶段性检测等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诊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改进终结性评价,深化综合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通过评价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三) 加强教研工作,深化教学研究

1、加强教研管理。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县教研室要发挥研究、指导、评价和服务的职能,加强对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和引领。立足学校教学改革实际,深入学校、课堂,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加强校本教研,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形成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跟踪学校教学改革课题,深度研究教学改革的过程和方法,及时帮助课改教师总结成功经验,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教研员要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不断创新教研工作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成为学科教学工作的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者、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者。各学科教研员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关于教材教法的专题培训,每学年进行一次示范课展示活动,做好研究、引领、指导、服务工作。

2、做实校本研修。各学校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作用,研究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解决教学问题。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策略,学习兄弟县市先进经验,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教研活动。构建网络教研平台,拓宽校本教研渠道,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网上教研活动,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各校要建立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加强教研组建设,突出以教学案例观摩、反思交流活动为中心,通过“观一课、思一课、议一课”让教师将教育教学理论在实践学习中内化。建立教师同伴互助制度,建立骨干教师专业引领机制,找准校本教研切入点,切实解决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问题,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3、深化课题研究。组织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在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探索在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带动教研,促进教改。

各中小学领导要积极参与或主持课题研究,校长或教学副校长至少要承担一项县级课题的研究。

4、注重命题研究和质量分析。要精心组织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加强命题研究,切实提高试题质量,严格以课标为依据,确立考试内容,规范考试形式。合理控制难度,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比例,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性、记忆性试题。认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做到多层次、多角度 (教师自身教学分析、学生学习效果分析、领导自身管理分析等),从分析中发现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同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提出教学改进指导意见,促使教师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建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制度,中小学每学期要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小学报中心校,中学、中心校报教体局。

5、强化业务培训。各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培养,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安排,通过业务指导、学习交流、教学观摩、结对帮扶、锤炼提高等方式,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为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娴熟驾驭课堂的教育工作者。要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促进作用,以名优教师引领广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以“真实的课例”为载体,通过研课、磨课、说课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认真开展“达标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竞赛活动,引导教师相互学习、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各学校要积极支持和督促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和业务学习。教师要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为创新开展教育实践奠定基础。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每位教师每学期向学校上交3篇以上成熟的教学反思,上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县学校间合理流动与交流合作。定期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帮一”等结对帮扶活动,定期组织“学科名师讲学”、“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等系列活动,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

(四) 突出工作重点,抓好毕业班管理

1、明确奋斗目标。各学校要认真分析近年来调研考试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质量目标。切实做好“培优”和“帮困”工作,既注重培养优秀生,更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

2、搞好分类辅导。要认真研究课改试题的变化,精心选取毕业年级相关资料,搞好分类辅导,拟定分类复习计划,开展有层次性的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去探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各学校要针对学科薄弱现状,认真查找原因,通过规范教学管理、优化师资配备、调整评价机制、重视方法指导等有力措施,尽快扭转薄弱局面,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重视教学信息收集。打通各种信息渠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毕业年级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走开放式教学教研之路,学习好的经验,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各学校采取“基本服务+拓展服务”的课后服务模式。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学校办学特色,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开发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和学校实际等情况,将课后服务时段分阶段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实现课后服务提档升级,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要不断吸纳退休教师、学生家长、高校优秀学生、体育教练、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扩大学校课后服务志愿服务力量,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六) 强化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校长要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亲自抓教学工作,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开展听评课活动,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

全面推行校级领导兼课制度,中学校长每周任课不少于2节,副校长、主任不少于3节;小学校长要担考试科目课程,任教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中学、中心校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30节,副校长、主任不得少于40节,认真作好听课笔记,且每听必评。每学期要召开一至二次听评课总结会,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堂教学改进意见。

三、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确保本实施意见落到实处,取得成效,教体局成立由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各中学、中心校校长为成员的全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指导。

教体局相关股室要切实履行好职责,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好务。督导室要强化对各学校落实本实施意见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督导;教育股要对各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明奖惩;人事股要按照“学科合理、结构合理、足额配备”的原则均衡调配教师,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和校际间的交流制度;财审股要指导并检查全县各学校教育经费服务教学落实情况;教研室要深入课堂,通过听、评课与教师广泛交流、探讨,剖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专题研究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电教仪器站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对专用教室管理与使用的指导和检查;进修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快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基层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提供指导和服务。

(二)实施层级管理

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具体负责各项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学校班子成员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要具体负责一个年级(班级),全程参与该年级(班级)教育教学管理,协助做好该年级(班级)各项工作,与所联系年级(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负有连带责任。 

(三)落实经费保障

各学校经费要优先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换不能正常运转的教学设备;保障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资源开发的经费;根据教学需要购买、征订足量的教学资料(包括图书、教学软件、学科刊物、报纸、教参、教辅等);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的学习培训。

(四)合理运用评价结果

学校要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整体分析,对教育教学质量作出科学判断,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指导和培训。教师要运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指导,科学研判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根据《博野县教体局义务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结合学业质量终结性评价和增量评价,综合评价各中学、中心校、直属校办学质量,综合评价全县倒第一或连续两年下滑的中学、中心校,直属校校长诫勉谈话,取消校长年内评优、评模、晋职资格;连续两年全县倒第一,且与倒第二的差距拉大,校长免职,扣发校长、主管副校长本学期奖励性绩效工资。

(五)加大督查力度

教体局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学校进行检查,抓典型、抓考核,注重发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在检查过程中,对工作不重视、落实不到位、资料不齐全、档案不规范的学校,提出警告;第二次检查对存在同类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对所属中学、中心校予以通报批评,小学校长免职,中学、中心校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诫勉谈话;第三次检查对存在同类问题仍没有明显改进的,年内考核一票否决,中学、中心校校长诫勉谈话,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免职。